谷歌(微博)在上周五宣布,它準備面向第三方應用程序開發商開放其語音助手Assistant。
在剛開始,應用程序開發商將能夠通過谷歌智能家居Google Home上的語音助手Assistant來開發“對話指令”——讓消費者與公司的聊天機器人進行互動。到最后,谷歌還計劃在它的其他產品中整合Assistant,包括Pixel手機和Allo聊天應用。而“直接指令”,例如打開燈或播放歌曲,仍然需要與谷歌進行合作。
與第三方應用程序整合,會讓谷歌Assistant變得對消費者更有吸引力,因為它提供了無縫銜接的、端點對端點的使用體驗。據市場研究公司GlobalWebIndex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們使用語音助手的其中兩大原因就是:它比使用網絡或應用程序更方便、更快捷。
與此同時,與第三方應用程序整合,會讓谷歌Assistant在迅猛發展的語音助手領域變得更有競爭力。其他比較受歡迎的語音助手包括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和微軟的Cortana。蘋果在最新版OS操作系統iOS 10推出的SiriKit,能夠把應用程序和Siri進行整合,從而讓用戶直接通過語音助手來訪問應用程序。
谷歌Assistant的對話指令還會進一步支持使用和開發聊天機器人。在最近,聊天機器人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它有潛力來實現B2C(企業和消費者)互動。現在,用戶主要通過通訊平臺如微信、Messenger和Kik來與聊天機器人互動。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允許聊天機器人開發商創造出更多的對話體驗,從而讓聊天機器人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聊天機器人與其他對話平臺的整合,是這種技術的自然發展。
人工智能的發展和通訊應用的涌現正在不斷推動著聊天機器人的發展。聊天機器人可以利用通訊應用作為界面來執行各種任務,包括安排會議、報告天氣以及幫助用戶購買鞋子等等。
由于預見到了聊天機器人的巨大發展潛力,很多企業開始了重磅投資。很多品牌商和出版商已在其通訊和協作平臺上部署了聊天機器人,例如惠普、鮮花和禮品零售商1-800-Flowers和CNN(美國有線新聞網絡)。雖然聊天機器人革命尚處于早期階段,但是很多人認為2016年將是這種對話交流活動大發展的一年。
美國知名科技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旗下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的助理研究員勞里?比弗(Laurie Beaver)匯編了一份有關聊天機器人的詳細報告。該報告考察了聊天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情況,包括現在有哪些聊天機器人,企業是如何利用它們的,以及它們在哪些領域發揮出了最大的影響力。 這份報告概述了方興未艾的聊天機器人生態系統,考察了提供聊天機器人技術的公司、發行渠道以及市面上已有的比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機器人。該報告還預測了如果聊天機器人取代客戶服務和銷售代表,企業每年可能節省多少資金。最后,它比較了聊天機器人在Facebook Messenger等平臺和在應用商店(如蘋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 store)上盈利的潛力。
下面是這份報告的幾個要點: 1. 人工智能的發展讓聊天機器人現在能夠越來越積極地與人進行對話,從而讓企業能夠利用這種價格更便宜、應用更廣泛的技術來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 2. 聊天機器人特別適合于移動設備——可能比應用程序更適合移動設備。正如聊天應用的迅猛發展所顯示的那樣,通訊是移動體驗的核心。 3. 聊天機器人生態系統現在已變得非常活躍,包含多種不同的第三方聊天機器人、本地機器人、發行渠道以及“使能技術”(enabling technology)公司。 4. 對于通訊應用開發商和聊天機器人開發商來說,聊天機器人將有可能成為最有利可圖的業務,就像應用商店最終發展成了賺錢的業務。(編譯/樂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今,國內AR生態鏈正處于上升期,作為一門先進的人機交流技術,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在廣告媒體、教育、工業、醫療、旅游、建筑、互動娛樂等領域。AR在歷經了幾十年的發展后,終于站在了世界的“中心”,成為了國際IT巨頭們爭搶的下一個“戰略高地”!現在的我們在哪里?未來我們又將走向何方?
對于已經擁有了微信支付、朋友圈兩大革命性互聯網服務的微信而言,小程序或將成為它又一個“改變”的起源。
本次版本提升了App的用戶體驗感,著重增強了App的后臺管理功能。